义堂镇朱保卫生院综合内科护士长吴雪蒙

白衣执甲 针尖筑梦

2025年06月26日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衣方杰

通讯员 李萌萌

一句刺耳的质疑,一个远去的背影,曾让她陷入深深的无助。而正是这锥心之痛,催生了一场破茧成蝶的蜕变。从连遭家属斥责的护士,到全省乡镇卫生院唯一的PICC置管高级资质拥有者,她只用了3年时间,在针尖上书写了属于基层护理人的不凡篇章。她说:“让患者康复本就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她,就是兰山区义堂镇朱保卫生院综合内科护士长吴雪蒙。

2021年7月,卫生院一个普通的病房里,一位全身浮肿的癌症晚期患者躺在病床上。经过反复穿刺,液体迟迟无法输入。家属急切的斥责像针一样扎在她心上:“你们这些护士连个针都打不上,还有什么用?”受限于卫生院条件,她只能建议转院。

看着患者离去的背影,“无力、无奈、无助”的感觉几乎将她淹没。那一天,她彻夜未眠,一个决心在心底破土而出:必须走出去,必须学到真本事!她了解到,像这位患者的情况,PICC置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是解决输液难题的“金钥匙”。然而,这项技术当前只在三级医院开展,对基层而言近乎空白。吴雪蒙没有退缩。她鼓起勇气争取到去市人民医院PICC门诊进修的机会。迎接她的,是老师郑重的提醒:“这是二级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基层医院尚未开展,你确定要学?”“我确定!”她回答得斩钉截铁。然而,现实远比想象中更复杂。这绝非简单的“扎一针”。分析心电图、熟稔全身血管走向、掌握影像读片精准定位导管、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横亘在面前的,是一座需要大量专业知识堆砌的高山。她选择迎难而上。

从此,重症监护室和病房成了她的主战场。老师身边总有她紧随的身影:认真听、仔细看、专注学、虚心问、用心想。夜晚归家,灯火下是密密麻麻的学习笔记和反复的琢磨。半个月后,第一次独立操作的机会来了。患者是一位与她年龄相仿的乳腺癌患者,眼神里写满不安。吴雪蒙没有急着开始,而是坐在对面,像拉家常般耐心沟通、评估,直到看到对方紧绷的神情渐渐放松。消毒、定位、穿刺、送导丝、置入导管……流程在她手中沉稳推进。当老师投来赞许的目光时,成功的喜悦瞬间冲散了所有疲惫。

此后的3个月,她像一块海绵疯狂汲取知识,掌握了通常需要半年才能完成的进修课程。同事惊叹她的“厉害”,却不知她付出的时间早已远超6个月的标准学时。进修归来并非终点。她继续攀登,参加省级PICC高级培训班,成功斩获高级资格证书——她成了兰山区卫生健康系统,更是全省乡镇卫生院中唯一拥有此证的医务人员。她的置管及维护信息被录入官网,技术实力获得权威认可。

技术的价值,最终在患者身上闪光。一位朱保辖区的患者在北京301医院急需PICC置管,却因排队时间漫长可能延误治疗。家属在网上查询到吴雪蒙的信息,专程从北京赶回临沂。在朱保卫生院,吴雪蒙成功为其置管,患者当天便返京接受治疗。次日回访,家属激动的声音传来:“北京的主治医生都不敢相信,这是在乡镇卫生院做的!”

截至目前,吴雪蒙已在基层成功置管超过100例。每一次穿刺成功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钻研和一颗始终滚烫的初心。从2009年踏入护理岗位,16年时光流转,从普通护士成长为护士长,吴雪蒙对职业的认知愈发深刻:“有人说这很了不起,但我觉得,作为医务人员,让患者康复本就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下一步,她将继续扎根基层护理岗位,用精湛技术与拳拳爱心,在看似平凡的岗位上,一笔一划地刻下守护生命的誓言:白衣执甲践初心,守护健康担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