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庄区氮化镓单晶衬底项目

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背后的“罗庄密码”

2025年06月26日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承真

罗志强 张 妍

通讯员 王庆龙

在2024年底举行的临沂市高质量发展现场交流会上,罗庄区山东镓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氮化镓单晶衬底项目从全市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膺“十大好项目”第六名。这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不仅以亩均税收50万元、年产值2.3亿元的经济效益引发关注,更以“从实验室到全球领先”的孵化速度,揭示了区域产业升级的新路径。

坐落于临沂电创产业园的山东镓数项目,已建设10条国际领先的生产线。项目核心产品——氮化镓单晶衬底,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芯片基石”,广泛应用于5G基站、相控阵雷达、激光器等尖端领域。从2020年实验室阶段进驻房德科创园,到2024年规模化投产,罗庄区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资本赋能”的创新模式,演绎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罗庄速度”。

顶层设计锚定赛道。面对全球半导体产业变革,我市成立战新产业专班,将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列为重点招引方向。罗庄区精准锁定氮化镓材料领域,以“技术唯一性”为标尺,成功引入北京化工大学张纪才教授团队。

全周期服务破除壁垒。在项目孵化期,区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注资17.6%,解决研发资金缺口;建设期,专班协调盘活300亩闲置土地,创造“20天签约、7个月投产”的纪录;运营期,财金集团以“产投”转型身份参与,构建“城投+产业”双轮驱动模式。

链式思维构建生态。依托山东镓数龙头地位,罗庄区规划千亩级电创产业园,已对接蓝光激光器、深紫外LED等下游企业,目标为打造“原材料—芯片—终端应用”全产业链集群。正如项目联系人刘爱明所言:“我们不仅要招引企业,更要培育产业森林。”

“这个项目印证了招商逻辑的嬗变——从拼政策到拼生态,从招大引强到育小做精。”罗庄区战新产业专班负责人分析。通过“政府预研+资本前置+场景赋能”,项目实现三大突破:技术突破,填补国内高端半导体材料空白;模式突破,开创“实验室—孵化器—产业园”三级跳路径;效率突破,从实验室成果到全球行业标杆仅用4年。

随着山东镓数项目全面达产,一个以第三代半导体为核心的百亿级产业集群正在崛起。罗庄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赛道上体现出的精准定位、专业服务和生态思维,正是地方政府突破资源约束、实现换道超车的关键密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