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3日
莒南讯 “终于不用为浇地发愁了!”4月14日,在坊前镇大峪崖村的电灌站旁,村民闫茂国看着汩汩清水流入麦田,脸上满是欣喜。当天,大峪崖村电灌站正式竣工投入使用,标志着当地2000亩农田彻底告别“靠天吃饭”的历史。
“春灌是小麦生长的‘救命水’,必须争分夺秒!”坊前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抢抓春耕窗口期,施工队全员上阵,昼夜轮班赶工,仅用3个月的时间开挖主干管道600米、铺设灌溉管网5800米。电灌站投用后,灌溉效率提升近3倍,过去需要一周浇完的地块,如今两天即可完成。
为确保工程精准落地,坊前镇农技站联合村党支部成立专班,逐户摸排需求,协调管线走向,累计解决12处管道敷设矛盾。“现在拧开阀门就能浇地,省时又省力!”村民代日娜边说边演示操作喷灌设备。据统计,该项目可惠及农户200余户。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渠是百姓的‘生命线’。接下来,坊前镇将采取‘管建结合’的方式,通过‘党支部领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模式强化农田水利设施的维修和养护,形成水利设施管护‘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良好格局。”坊前镇党委书记李永山说。(王钰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