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4日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坚持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激发新动能、形成新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琅琊文化的研究、交流、宣传和品牌打造,加大文化传承转化利用力度,对建设琅琊文化高地,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促进临沂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是开放合作,搭建琅琊文化研究平台。关于琅琊文化的研究和交流,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临沂大学王汝涛教授对诸葛亮、王羲之、刘勰等琅琊人物进行了深入研究,付出了毕生心血。然而,继王汝涛教授之后,临沂本地研究琅琊文化的学者少之甚少。比如,自2020年至今,临沂社科联课题涉及“琅琊文化”的只有3项,与同为沂蒙文化的沂蒙精神相比,差距较大。相反,青岛市为传承琅琊文化,建有琅琊台博物馆和琅琊文化研究会,先后举办“琅琊徐福与东方文化论坛”“琅琊文化与四十五行研讨会”等研究交流平台。因此,以书圣王羲之、智圣诸葛亮为研究主体,以琅琊古城为展示载体,搭建琅琊文化研究平台势在必行。一方面,搭建横向研究联合平台。充分发挥临沂大学及省内外高校学术能力和科研活力,打造共建琅琊文化研究院等琅琊文化研究学术平台。可与青岛市合作,深入挖掘琅琊文化的基本内涵与传承价值。另一方面,搭建纵向研究联合平台。省市区三级联合建立研究会、举办研讨会和文化论坛、设立专项课题等研究交流平台,促进资源共享,加强合作交流,推动成果转化。
二是点面结合,做精琅琊文旅融合核心板块。历史文化资源利用既要统筹兼顾、又要做精核心板块(线路)。临沂可整合现有琅琊文化历史遗存、景观及旅游景点,打造琅琊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将琅琊古城作为琅琊文化精品旅游线路的核心,同时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展示王羲之故居、临沂汉墓竹简博物馆、新琅琊、“夜画琅琊”、诸葛亮文化公园等,彰显整体空间感与历史交互感。加强对现有文化景点的整合,增加琅琊文化遗址展示点,推进旅游线路提升改造,开发更多琅琊主题文旅项目,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文化需求。
三是融入大众,做深琅琊文化传播工作。一是创新传播形式。编撰通俗读物,开发特色课程,讲好琅琊故事,推进琅琊文化传承。设立文化展示中心,展示琅琊历史文化、传统建筑、手工艺等。开展各种教育和讲解活动,如导览讲解、互动体验等,向游客传播琅琊文化价值。二是拓宽传播渠道。在古城内加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研学基地”等牌子,为党校系统、教育系统开通学员学习培训琅琊文化的通道。开展琅琊文化主题的短视频、诗歌、作文、绘画比赛,用现代艺术手法重现琅琊文化。开设非遗传承班,让游客参与其中,学习和体验古城的手工艺、传统技艺等。用好多渠道、沉浸式的传播手段,推动琅琊文化标识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建设融媒体矩阵,使琅琊文化可见、可感、可传承。三是加强传播广度。推进临沂与各地博物馆合作,定期举办琅琊瓷器、书画及书籍专题展或琅琊文化特展,推动琅琊文化“走出去”。
四是多维互动,做实琅琊文化数字工程。一是文化资源数字化。开展琅琊文化历史典籍、历史建筑、历史文物、图片影像等的数字化整理,建立琅琊文化资源数据库和数字化管理系统。二是文化展示数字化。建设数字化展厅,借助声音、视频等多媒体技术,还原琅琊文化场景。三是文化互动数字化。借助数字化手段,结合年轻人喜爱的游戏、动漫、音乐等内容,开发数字化场景,打造琅琊文化特色IP。
五是创新转化,助力琅琊文化特色产业。一是在文化特色产品开发上,引导开发琅琊文化特色产品,推动文化创意转化为文化产品、商业项目。二是在文化特色品牌塑造上,建立琅琊文化品牌认证和发布机制,打造琅琊文化公共品牌和典型标识。三是在文化特色产业体系打造上,引导龙头文化企业整合产业链资源,打造琅琊文化产业集群。支持新型市场主体发展,扶持专精特新琅琊文创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实施琅琊文化精品特色项目,解码文化基因,推动琅琊文化特色村镇、主题研学基地建设,打造文旅、文创、文教融合的琅琊文化特色产业体系。
(作者单位:中共河东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