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7日
近年来,河东区九曲街道深入研究城市基层党建的特点和规律,以“党建+”为抓手,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导向,以健全体制机制为关键,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目标,着力构建权责清晰、运行顺畅、充满活力的基层治理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九曲特色城市基层治理新路径。今年以来,街道共承办市级以上现场观摩会7场,李家庄社区成功申报2023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慧谷社区睦邻治理工作法成功入选全省第二批优秀社区工作法,奥正社区完整社区项目成功入选全省居住类示范项目,是我市唯一入选该类别的项目。
党建+微网实格
推动深度融合促发展
按照“网格建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的工作原则,推动党建网络、基层治理网络“两网”融合。
阵地建设夯实战斗堡垒。规划建设集“便民服务室、纠纷调解室、警务服务室、党群服务中心”等功能为一体的网格实体化服务管理中心13处,新建25个城市社区,推动覆盖111个小区的网格党组织和党群服务站实现100%实体化运转,党支部下设楼宇党小组,实现“支部建在小区上,小组建在楼宇中”。
“细致入微”提升治理效能。按照总网格-工作区分网格-社区子网格-楼宇微网格(总-分-子-微)的组织架构,划分微网格2273个,依托社区规划调整、考聘社工、“双报到”工作,对重点楼宇人员挖潜增效,结合“合伙人”多元化诉求,选配72名小区党支部书记、考选专职社工168名、选拔1860名红楼长参与微治理,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全员社工”工作格局。
特色活动增强思想引领。结合网格实体化服务阵地实际,通过社区空间资源置换等方式,引导临沂大学、临沂市嘉怡社会工作服务发展中心等191家组织团队入驻社区,开展沂蒙小课堂、我来讲党课、河东榜样讲党课等活动1600余次,加强党的政策理论宣传学习,强化党的组织引领作用。
党建+红色物业
实现共建共治共服务
党建赋能创新治理模式。以“党建+物业”为抓手,探索创新党建引领物业精细化管理新模式,构建“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的红色物业体系,组建业委会30个,推选业委会成员194人,党员占比42%。
部门联动化解专业难题。抓实“小区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小区党组织通过呼叫住建、城管、自规部门等执法力量提前干预,协助解决水电暖、违建等专业性问题。今年以来,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多部门协同发力,化解物业“老大难”问题600余件。
科学考核提升服务水平。建立物业服务企业评价管理办法,设立“红黑榜”,每季度开展物业服务量化考核,每半年开展物业服务质量综合评价,探索对连续“黑榜”企业采取市场限制或退出机制。今年评选出“红榜”企业13个、“黄榜”企业4个、“黑榜”企业3个。约谈书香尚城、沂河一英里等物业企业负责人19次,更换物业企业4家、物业经理2人。
“兜底管家”破解管理难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与东城环卫集团签订协议,对工商局宿舍楼、粮苑小区等23个物业“失管”小区进行兜底管理,确保专业化物业全覆盖、服务优。
党建+首发收集
做到未诉先办解民忧
未诉先办延伸治理触角。全力推行热线“未诉先办、接诉即办、一次办好”工作机制,创新“党建+12345”社区治理模式,在25个城市社区成立“首发·社区热线工作站”,公布社区热线号码,及时收集民生诉求,推动热线办理变自上而下为自下而上。社区主动服务,开展“敲门行动”“邻里会客厅”等民主议事活动,提前发现、梳理整改重点民生事项500条。
分级分类提高办理质效。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建立居民诉求服务中心,引导居民到服务中心面对面说事,通过分类办理服务,探索不合理诉求邻居上门劝、合理诉求社工上门办、重复工单领导来包办、咨询建议大家坐下谈、和谐社区合伙人齐心建的办理模式。推动居民诉求服务中心“小平台”,解决居民急难愁盼“大问题”。
选优配强打造专业队伍。积极构建由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村干部、社工等组成的“编外接线员”队伍,融入诉求收集、问题办理、评价激励等各个环节,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组织在身边,服务在身边,推动“有事找组织”成为群众的行动自觉。
社区虽小却连千家万户。河东区九曲街道将继续深耕“小社区”,做好“大文章”,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在建强基层党组织上用力、在提升治理能力上用劲、在为民办事服务上用情,切实把城市基层治理和服务的“触角”进一步延伸到居民生活的细枝末节,把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变成“最美零距离”。